近日,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浙江省第四批水工程与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名单,我市共有2个典型案例入选,分别是:南浔区頔塘故道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德清县盘溪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今天小编带大家感受一下这些水利工程的文化魅力。
頔塘故道(南浔段)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于2020年开工建设,建设内容最重要的包含涉水建筑修复、河道还原和生态治理等三部分,让南浔古镇水系重新焕发生机,再现徐迟笔下水清、岸绿、景靓的“水晶晶南浔”。
保护传承古镇风貌,让南浔“四象八牛”等文化元素能够凸显出水利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价值,展现出南浔水文化丰富内涵、深厚历史积淀特点。
通过恢复北市河、栲栳湾、唐家兜等原有历史水系,修复城市肌理,保护城市风貌,加强完善古镇北部水网,丰富古镇水上游线。
复原历史发达水系,再现南浔商贾从頔塘故道与南市河交汇处——丝行埭直运上海外滩的繁盛场景,造就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丝商群体。
深入挖掘水文化融合理念,通过对頔塘故道(南浔段)的水脉进行重塑,疏浚、修复南浔古镇境内现存及历史市河,对頔塘河岸两旁的涉水建筑做加固和修复,加强与毗邻吴江区协调联动,建立跨界河道水环境常态化联防联治机制,协查治水环境问题,进一步保障頔塘故道水幸福。
2021年,水利部将盘溪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列为德清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之一。工程建设包括主干河道拓疏清障10.5千米,修筑护岸8.5千米、修缮堰坝32座,使盘溪防洪达到十年一遇洪水标准。德清紧扣“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弘扬水文化”的治理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
盘溪中有三十二堰、溪岸有十里石堤、溪边灌溉古渠,治水历史悠远长久内容丰富,还有世外桃源、沈约故里、惊险潭瀑、摩崖石刻、宣家古楼等千年人文,又有阮公溪、放竹簰、打年糕、竹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建设中,充分挖掘盘溪流域治水文化和人文历史,建设水情教育、文化廊亭等水文化设施,将有盘溪特色的水文化深深融入水利工程中。
东河堰为盘溪众堰的代表,工程建设中,对东河堰做全面的整修,在堰旁兴建了休闲长廊、观光水车等,成为一座景观之堰。摩崖石刻位于盘溪畔东沈村山崖上,面向西南。是浙北保存完好的宋元时期摩崖石刻,还包括乐善廊桥,飞架东沈村盘溪之上,与摩崖石刻相邻,是观赏盘溪风景的绝佳地点。盘溪,千百年悠然流淌,水利工程与历史背景和文化相互交融,是德清旅游的一张张金名片。
水文化赋予水工程灵魂,水工程给水文化提供展示舞台。水工程与水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提升了水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还使水工程成为展现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先进设计理念和现代管理上的水准的载体,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有机统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